金管會救援 允許責任準備金轉列 壽險業財報有解

2025/07/01 經濟日報 廖珮君

金管會昨(30)日發布函令,即日起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任準備金的40%,自由選擇列入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,政策紅利上路,搭配央行穩匯、台股回升創造資本利得空間,壽險業半年報壓力大減。

例如A壽險業估算可釋出100億元準備金,最多40億元可列入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。這40%是業者建議區間(20%至40%)的高標,凸顯金管會穩半年報決心,市場估6月整體壽險業有望損益兩平,不會再現單月鉅額虧損。

多數業者傾向將釋出責準金轉入稅前盈餘,因應更多市場風險。

市場推估,整體壽險業準備金總釋出規模上看千億元,以大咖壽險業受惠最大。

依規定,業者需自行估算可釋出金額,經精算人員簽署、會計師出具意見,並提出「強化經營韌性調整」方案,報金管會備查後才准動用。

該方案需在準備金釋出後兩個月內提出,內容有三大重點:一、資產負債幣別與存續期錯配調整;二、商品結構調整;三、匯率、利率與流動性風險管理計畫。金管會要求業者每年2月底函報執行狀況,未達原目標須說明原因。

昨函令是6月12日金管會公布「暫行措施」的細則,包括RBC匯率採半年均價、責任準備金鬆綁等。暫行措施到今年底止。

其中,釋出責準備金限40%可自選全部,或部分轉列為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。不論選擇哪一項目,年底若有獲利,全年稅前盈餘的30%仍需入外匯準備金,並拉高固定提存外匯準備金的比率。

金管會官員提醒,若釋出準備金列入稅前盈餘者,需繳20%營所稅。適用對象也有限制,排除責任準備金利率逾4%、分紅保單、投資型保單與年金險。

不過,此函令未就股利分配進行限制。

官員指出,考量下半年仍然有關稅與全球諸多變數,且壽險業股利發放須經金管會核准,未來將採個案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