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市拚降溫》立體綠化、遮簷 免計建蔽、容積

2024/09/13 自由時報 林承鴻

水綠降溫、遮蔭涼適、通風散熱3策略 年底前公告實施

夏季屢創高溫紀錄,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希望以「水綠降溫」、「遮蔭涼適」及「通風散熱」三大策略創造戶外舒適環境,擬定「台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」細部計畫案,賦予立體垂直綠化和連續遮簷設施免計建蔽和容積的法源,昨天經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,預計年底前公告實施。

擬定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

都發局指出,因氣候變遷加劇、熱島強度及範圍擴大、都會區建物密集與地形等因素,導致高溫更難散去,降低城市實質物理溫度有困難,因此提出「降溫城市計畫」;以「水綠降溫」透過屋頂及陽台綠化、露台立體綠化來降溫;「遮蔭涼適」增加沿街綠化遮蔭或遮簷設施,讓行人走在戶外有感降溫;「通風散熱」留設都市風廊,打造舒適微氣候,以體感降溫兩度為目標。

都發局都市設計科科長謝佩珊會後受訪說明,過去進行開發基地都市設計審議時,常建議一樓店面前設置遮簷設施,讓民眾逛街或進出店面時有地方躲雨;但申請人都表示雖然想設,但設了就要計入容積,地主不會同意;昨天通過的體感降溫專案細部計畫,只要符合規定設置的遮簷,不用計入容積。

立體綠化設施 不得登記產權

連續遮簷設施不計建蔽及容積,視為法定騎樓,長度應達沿街面八十%,可設置於帶狀式開放空間、無遮簷人行道,或自建築線進深六公尺範圍內,並可和太陽能板及綠化設施結合;立體綠化設施也可不計建築面積、總樓地板面積及容積,並不得登記產權。

謝佩珊指出,專案計畫主要針對新開發基地,既有建物的建管法令適用日若可以適用新的法令,即可用新的都市計畫檢討;對於有委員質疑降溫專案能發揮多大的效果?謝佩珊坦言,最有效的做法是公部門系統性的執行,例如將一條道路的行道樹做好、補植,效益會比一個一個的建築基地更可觀。目前新建工程處也針對在公有土地上做連續遮簷設施進行評估。

都委會主席、副市長李四川指出,一般陽台可以登記產權,但怕適用修訂後「台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」加大的陽台有圖利問題,因此新增不得登記產權規範,在委員們表達意見後,裁示細部計劃將納入委員意見修正後通過。都發局預計年底前公告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