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11/18【工商時報】 郭及天、李麗滿、劉季清
全台店面市場因受疫情衝擊,近年表現低迷,但知名電商蝦皮的店數卻呈現暴增,北部展店總數已多達150家,近三個月來,以「每天至少開一間店」的速度成長,長期展店觸角更推向全台灣,成為這波店面擴張的指標企業,在近期店面市場不景氣下的大舉展店計畫,更引起市場關注。
據蝦皮官網徵求店面出租的告示內容顯示,公司希望租賃的店面營業面積,在10~50坪之間,目前招租範圍,限於北北基、桃竹苗,以及台中、彰化地區。
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這一波疫情仍有展店的企業,不少是趁店面市場空置率提高,才逢低擴點租店面,包括連鎖餐飲業、跨界到實體的電商、鎖定都會人士的健康餐盒等,是少數不景氣下逆勢展店的業種。
蝦皮購物8月時店數約20店,到11月已成長到近150店,目前主要展店的區域,以雙北與桃園為主。至於開店策略,主要鎖定熱門商圈的平價店面,除現有網購的店到店服務外,店面內也有一部分的零售行為,可以預期,未來將發展出更多元的商業模式。
據曾敬德觀察,這一波電商跨界展店的計畫,主要著重在網購「店到店」的取貨便利性,並不重度依賴沿街的消費人潮,且電商具有「自帶流量」的優勢,透過大數據資料庫,對於商圈消費力的掌握資訊充足,因此展店更有效率,實體通路具備一定規模後,可衍生出更多的合作與多元化的商業模式。
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也說,蝦皮店到店的展店模式,對房市而言有三層意義。第一、蝦皮完成「最後一哩路」的布局,蝦皮購物使用率穩居第一之後,要在品牌、價格的優勢之外,強化消費體驗、降低阻力,此時利用落地的實體店面,可以繼續發力,站穩市占第一的位置。
其次,以目的性消費模式,取代過去夥伴、共生關係的便利商店。蝦皮挾電商充沛資金、買氣,用三線店面打一線店面,逆襲實體店面,將加速「長店數」但「不長業績」的超商市場洗牌。
最後,電商、外送到現在店到店服務,已抹平了空間、距離的障礙,對於較缺乏社區物業管理的老公寓社區,或實體店面服務較弱的重劃區,可以補足生活機能的缺陷,形成最有效的替代效果,也會間接起到支撐房價的作用。
結盟美廉社 讓店到店深入鄰里
「蝦皮店到店」在雙北、桃園等區域,以三個月的時間開出破百家店,創造疫情中的新傳奇。為持續擴大規模,蝦皮決定與超市業老二美廉社跨界合作,首家「蝦皮店到店示範店」17日於五股御成街社區亮相。美廉社總經理邱光隆強調,蝦皮主動找上美廉社合作,主要考量在於服務社區鄰里,他估計,店到店取貨服務可望帶動二到三成的來客量。
除了蝦皮合作之外,目前不考慮momo等其他主力電商業者,2022年串連蝦皮店到店服務,加上原有的外送平台、美廉便利架等「數位服務EC店」,可達300店。
據統計,目前蝦皮店到店服務多數涵蓋四大便利超商,而美廉社現有790店,2022年目標破1,000店,其中外送平台、美廉便利架等「數位服務EC店」現有200店,新增蝦皮店到店則估增至300店。邱光隆表示,首間「蝦皮店到店示範店」鎖定取貨人流可帶動「順手買、順便帶」商機;由於店內需要2至3坪空間,放置EC櫃、寄取件櫃檯及物流箱,估計至2022年2月前,會選擇北部地區30~40坪的既有店,進行測試,讓消費者增加更多購物的體驗。
邱光隆指出,選擇五股新店做為首家示範店,主要是蝦皮透過大數據選址,預估一天約收200個包裹,服務範圍從原本250公尺擴大到1公里,預計可帶動單店來客增長20%。
美廉社目前在數位化發展方面,旗下線上平台「Go美廉」將持續強化網路商品線,前進公司行號辦公室的「美廉便利架」,預計2023年布局千座無人貨架。目前美廉社與foodpanda合作、心樸市集,美廉城超與Uber Eats合作外送。邱光隆並表示,與Uber Eats合作的外送服務啟動以來,發現不影響既有主顧客,反而透過合作增加新客,這也是此次應蝦皮邀請,只花兩個月時間的磨合,即開出示範店的重要關鍵。
發展小型衛星倉 攻超短鏈物流
蝦皮購物於下半年開始跨入線下實體領域,快速在雙北、桃園設立「蝦皮店到店」,橘紅色的招牌相當引人注目。從8月的逾20家店面開始旋風式擴張,幾個月全台拓至150家店面,且觸角將伸向中南部,朝全台展店目標前進。市場人士表示,疫情衝擊下,電商產業飛速成長,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,連帶也將擴大超商取貨的量能。
儘管在網路上掀起一片討論,蝦皮購物對店到店至今仍然不願意正面回應,僅低調表示仍在試營運中,待有一定進展再向外界說明細節。
業者分析蝦皮快速展店,可能有三大原因,一是提高物流自主性,寄件費用較超商更優惠,也能搭配站上折價券、免運等優惠,進一步推升消費動能。第二,跨入實體門市,未來更有機會串連線上與線下的數據,發展出不同的商業模式。最後,電商物流競爭激烈,「超短鏈物流」將是未來趨勢,實體門市也可做為衛星倉,加快出貨速度,或是發展生鮮、冷凍食品電商。
蝦皮近年進入台灣市場,以補貼戰在台搶下市占率,現已成為行動電商龍頭。在物流這一塊,蝦皮一直以來都與超商密切配合,不過這個夏天開始,蝦皮從網路世界走進實體,一家家橘紅色的「蝦皮店到店」在雙北、桃園的街頭冒出,短短數月拓展至150間店,接下來也將擴展至中南部。店面除了做為買家賣家交寄貨的據點以外,也販賣簡單的零食、咖啡等。
蝦皮在官方網站則指出,店到店擁有幾大優勢,包括提升買家取貨的便利性,進而刺激消費。而在推廣期間內無門檻限制也能享有免運券,則可增加訂單量、增加曝光量。而賣家附近若無門市,蝦皮也鼓勵賣家開通「物流交寄」選項,將商品送到店到店的「理貨中心」配貨,也可享有較便宜的運費。
事實上,資策會MIC調查指出,台灣網友的網路購物行為中,超過七成消費者參與過各類型購物節,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前五大網購促銷手段,「免運費」(68.3%)最具吸引力,其次才是買一送一、打半價、第二件免費與消費滿額優惠。
業界人士認為,蝦皮推出物流新服務,掌握電商最後一哩路,未來可以搭配店到店據點,推出更優於超商的折價券以及免運等優惠,不再受制於超商,進一步推升消費動能。而跨入實體門市,掌握物流最後一哩路,比起與超商合作又多了更多彈性與自主性。雖然目前尚未看到,但未來很有可能發展成小型的衛星倉。另外,虛實融合是零售的新趨勢,業界人士預估,蝦皮跨入實體店面後,線上線下數據打通之後,未來也有機會玩出新的商業模式,擴大在台灣電商市場的影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