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07/06【 工商時報 】 彭媁琳
內政部5日發布今年第一季住宅價格指數,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1.01,較上季上升2.99%,較去年同期上升9.41%,為2014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升幅。上升主因為國內經濟持續成長,貨幣面維持寬鬆與低利率,加上市場預期通膨心理等因素影響,推升住宅價格指數,進而使央行在第二季調升利率,抑制房價走勢。
另外,第一季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棟數計8萬4,776棟,較去年同期增加4.88%。
內政部表示,第一季六都住宅價格指數與上季相較,以高雄市與台中市上升幅度較大,分別為4.70%與3.65%,桃園市及台北市則上升2.70%及1.91%,低於全國漲幅。
相較於去年第一季,桃園市、台中市、台南市、高雄市指數均上升約11%,漲勢較高。台北市與新北市年漲幅為5.67%與7.5%,漲幅相對較低。
就經濟及金融面觀察,依主計總處統計,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3.14%,較上季的5.32%趨緩,受央行3月升息1碼影響,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利率,於3月調升至1.378%,但對本季整體影響較小。
此外,今年第二季全國建物買賣棟數較去年同季減少約一成,台經院公布本季1至3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由109.94下滑至103.95,顯示業者對房市前景樂觀看法趨向保守,而第二季後在新冠疫情下,對後續整體房市影響情形將有待進一步觀察,也提醒民眾在購屋時需更加注意市場風險。
至於各界關心「平均地權條例」草案修法進度,內政部強調,這次修法是為了遏止房市不當炒作,並健全市場交易管理,將有助於房市長期穩健發展,於立法院9月開議後,會加速協調推動修法,以有效排除市場不當活動的危害。
全國房價所得比 創新高
內政部5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全國房價負擔能力指標,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.58倍,創下歷年新高,也就是國人平均要不吃不喝9.58年才能買房。其中,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6.22倍,較去年第四季稍降0.07倍,其次是新北市12.85倍,台中市約11.26倍。
內政部指出,第一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8.35%,較上季增加0.52%,較去年同期增加1.81%,變動幅度穩定,房價負擔能力維持「略低」等級。
房貸負擔率主要為計算中位數所得家庭購買住宅時,每月支付房貸金額占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的比率,以呈現家戶房貸負擔情形。第一季全國房貸負擔率變動原因,全國中位數住宅價格較上季上升20萬元(由820萬元升至840萬元),使負擔率增加0.92%,五大銀行平均購屋貸款利率上升0.016%(由1.352%調至1.368%),使負擔率略增0.05%。而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增加1.20%(由86.64萬元增加至87.68萬元),僅使負擔率減少0.45%。內政部說,第1季全國房貸負擔率季增0.52%,主要為住宅價格上升所致。
六都房貸負擔率部分,台北市、新北市為64.91%、51.45%,負擔能力屬「過低」等級;台中市為45.08%屬「偏低」等級;台南市、高雄市及桃園市為36.84%、35.59%、31.50%,屬「略低」等級。
此外,第一季全國房價所得比(俗稱購屋痛苦指數)為9.58倍,較上季上升0.12倍,較去年同季上升0.45倍。觀察六都房價所得比,新北市約12.85倍,將近13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;北市約16.22倍,不吃不喝超過16年才能買房;台中市為11.26倍,台南市約9.2倍,高雄市約8.89倍,桃園市約7.87倍。較上季成長最多為台中、高雄、新北。
內政部提醒,購屋貸款為長期支出負擔,雖然房貸利率處於較低水準,升息幅度相對於房價及所得變動對負擔率影響小,民眾在購屋時仍須審慎評估整體利率調升對未來還款影響。對於投機客短期炒作抬升房價,內政部將持續推動修法予以遏止。
